时间:2017-05-28 出处:乐活宠物网
夏季金鱼烫尾病的防治
鹤顶红 烫尾病是在夏天气候炎热时,一些大尾鳍金鱼常见的病,烫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者预防会影响到鱼的美观,降低观赏性。 发病症状:初期患病金鱼的尾鳍鳍条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气泡,小米粒大,也称气泡病。后期严重时,尾鳍上既有气泡,还有像血丝样的红线。患这种病的特征是鱼头朝下,鱼尾浮在水面,是夏天露天大面积的水池饲养中常见的一种鱼病,室内饲养的金鱼很少得这种病。 发病原因:因夏季天气炎热,持续高温,鱼池水温增高,水质过肥,池水变成绿色,藻类大量繁殖,晴天因光合作用过于旺盛,产生大量氧气,氧气不断上升,水中氧气达到饱和,金鱼上下乱游寻食,因水中气体饱和凝结成上升的气泡,气泡附着于尾鳍、背鳍上,当气泡破裂后,各个鳍条受损,出现烫尾症状。 虽然此病没有传染性,对金鱼的威胁也不大,很少有致死的危险,但烫过2-3次之后,大尾鳍就变成小尾了,甚至变成了秃尾,从而降低或丧失了观赏价值。 在炎热的夏季,池水水温高的情况下,如鱼体再有外伤,伤口会红肿,溃烂,感染疾病。严重时,尾鳍没有了尾鳍膜,露出鳍刺血丝,胸鳍和背鳍也布满气泡,全身浮在水面,日光强烈照射,不采取措施也会造成死亡。 防治方法:烫尾病一有征兆 ,先往盆中注入或换上新水降低水温,以使水不变绿,减少光合作用,多投或勤投新鲜饵料。这时鱼尾虽然仍浮在水面,光有气泡,一夜就好。患有外伤,可在伤口涂抹红汞或紫药水,并在消毒池中浸泡5-6分钟,2-3天就能恢复原状。同时注意降低水的肥度,及时清污,适当遮蔽阳光。 治疗方法: 1、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.2克进行浸洗消毒,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。 2、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~5片,浸洗病鱼30分钟。 3、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~8片浸洗消毒,可预防感染此病。 4、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。 5、用庆大霉素浸洗,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。 6、用1%食盐水浸泡病鱼,直至痊愈。
观赏鱼 对鱼病的防治应做到以防为主,要把防病措施贯穿生产的全过程。今天就来讲讲关于水质性鱼病的防治知识。 一、皮肤充血病 (1)发病原因: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鱼体长期缺乏光照、水质不良或频繁换水。此病多在阴雨季节发生。若不及时治疗,轻者影响食欲,重者死亡。 (2)防治方法:加强光照,降低水位或提高水温,可抑制此病的蔓延;在10公斤水中溶解1~2克呋喃西林,浸洗病鱼10~30分钟;用3%~5%的浓盐水,浸洗病鱼10~15分钟。 二、焦尾烫尾病 (1)发病原因:鱼的焦尾病,是由鱼池水质在由清转绿的变化过程中,光照强、水温高、气压低、投饵少引起的。其主要原因是水温突然升高,鱼池上下层水温差较大。烫尾病对鱼体虽没有致命威胁,但对鱼的尾鳍及色泽影响较大。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尾鳍的腐烂,遭水霉菌侵蚀,最后引起烂尾症。患烫尾病的鱼体,各鳍条内松散处充满气泡,致使鱼体失去平衡倒挂于水面。该病在气温25℃以上的季节最易发生。 (2)防治方法:控制鱼池水质;患烫尾病的鱼必须及时隔离更换新水,经1~2天后鱼体尾鳍即可恢复正常;对水色淡的鱼池内,患烫尾程度轻的鱼体,可加注一些低于池中水温的清水,降低水温,刺激机体新陈代谢,有益于尾鳍气泡的排出。患烫尾严重的鱼体可在换水时,用手由上至下按摩尾鳍,促使尾鳍条内的气泡排出,使其恢复平衡。
|
猜您可能还要找:与“”相关的内容 |
COPYRIGHT © 2014-2020 http://www.lhpet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乐活宠物网 鄂ICP备2022009441号-2